第173章 明君就是公子-《三国之死灵召唤师》
第(2/3)页
曹操写信的时候,袁旭问他:“寿春被击破,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命数如此。”曹操回道:“天道既归公子,我再强争,并没什么好处。”
“知道就好。”袁旭点头:“你认为,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所以问曹操意见,袁旭是有两个目的。
其一,曹操做了多年枭雄,对征伐天下,他有不少的心得,必定早就盘算好,得了河北以后,下一步去做什么。
其二,他也知道曹操一定会在下一步选择平定北方。倘若说的不是这么回事,这个人就留不得。
曹操的回答,让袁旭放心不少:“公子可先平定北方,然后再南下谋图荆楚、吴地。”
“为什么?”曹操给的答案,正是他想要的,袁旭还是问了一句。
曹操回道:“北方不平,公子必定腹背受敌。一旦大军前往南方,西凉、马腾、韩遂、辽东公孙康,都有可能发兵突袭。虽说公子有仙术傍身,南北同时开战,也是分身乏术。”
袁旭点头:“你说的确实是有道理。”
曹操此时已写好书信,他双手捧着,站起来对袁旭说道:“公子,书信已写好,请过目。”
卫士上前,从他手中接过,随后转呈给袁旭。
浏览着书信,袁旭问他:“我听说早年你曾推算命数,有人告诉你,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曹操大惊,连忙回道:“那都是早年的事情,公子不必放在心上。”
“我当然不会放在心上。”袁旭回道:“可我却要弄明白一件事,你认为如今是乱世,还是治世?”
“乱世、治世,并非只看表象。”曹操回道:“如今天下虽乱,在我看来,却是太平盛世。”
“哦?”已经看完书信,袁旭把它放在桌上,看向曹操:“孟德这么说,什么意思?”
“回禀公子。”曹操回道:“所谓乱世,是朝纲不振,天下民不聊生,各地兵祸连连。其根源,在于昏君当道、官员如同跗骨之蛆,不为朝廷分忧,却在拆解栋梁。而所谓治世,是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根源是要有位明君。”
“皇帝就在邺城,他眼下虽说也会经手一些事情,却都是不疼不痒的小事。”袁旭回道:“是不是明君,还有待观察。”
“我说的明君并非刘协。”曹操说道:“早年我也曾试图为大汉鞠躬尽瘁。然而汉室倾颓,已无力回天。公子整治河北,人人吃穿不愁,才是真正的明君。”
“你的意思是,要我称帝?”袁旭故意问了一句。
他一直在试探曹操。
倘若曹操真的要他称帝,其心思歹毒可见一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