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建筑业的发展-《三国双绝》


    第(2/3)页

    董卓很高兴,这意味着军功。有了军功,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有利的多。董卓高兴的很。而李傕纵观战局,他发现,火器发挥的作用非常的大。

    通常情况下,五百骑兵突击进入对方大营之后。只要对方冷静一些的话,可能不会有这样大的效果。但可惜的是,他们面对的是可是火器。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一种局面。可以说,这极大的打破了他们原有的情况,这让他们处于一种很是不利的状况当中。

    巨大的声响,以及杀伤之后发出的惨叫声。极大的扰乱了叛军的心智,这极大的加剧了混乱。加上叛军本身对神灵极为的敏感,这种犹如天上发出雷鸣的东西,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担心。这样的一种状况,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的害怕。这种情况,加剧了叛军的混乱。这给了董卓很大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的话,根本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机会。

    邯郸。

    这里的生意进行的非常的顺利,也非常的火爆。共和军需要的东西非常的多。比如,食盐。来自河东的解盐开始进入这里。这极大的缓解了食盐不足的困境。新的食盐制作方式,极大的满足了民众对食盐的需求,而通过食盐上的出口,增加了河东地区的利益需求。

    邯郸这样的城市需要的物资非常的多。就以农副产品为例。几十万人口的消耗,每天都需要超过两千多头羊。加上军方的肉食需求,猪肉也迅速的军方的餐桌上。加上鸡蛋,家禽的需求,这是一个庞大的需求。因为邯郸,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他们需要的东西非常的多,多到了吓人的地步上来。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开始对邯郸的住房要求有了需求。而这直接刺激着民众的住房需求。

    “城南那块地好的很。尽管快挨着边境了。但是,那块土地,如果盖上院落的话,满足人们的需求,可是非常好的。还有就是,道路。只要稍微修建几条道路,就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因为出来就是大路。这样的地方很难找的。”一名商人笑着说到。

    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一个新的产业的发展,建筑业。

    共和军大力的推行基础设施的普及,比如道路状况,而这些道路状况的普及,就意味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很多人涌入邯郸,周边的民居已经无法满足租赁的需求,即便是购买,价格也迅速的上涨,很多人根本拿不出这样多的钱来。而房屋更多的变成了资产。早期在邯郸中心地区的普通民房,也不过五千钱。这还是中心地区。但现在,你有五万钱也未必能够买下来。那里的房价上涨的很快,中心地段,如果改造成商铺的话,房价一下子会飙升到十万元。没有人能够拿出这样多的钱。大部分都是租赁的。或许能够得到这样房屋的都是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或者是银行。

    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有这样的能力,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出土地的利用价值来。那里通常会修建四层左右的楼房,更有甚者,修建六楼这样的大厦,建筑材料的更新,特别是,水泥。就连一些铁条也能生产出来。邯郸铁厂大量的提供这样的建筑材料。这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在建筑上需求。

    但邯郸的地价却不断的上涨。因为很多商人看到了这样的趋势,首先是水泥价格的上涨,接着是铁条的价格上涨,尽管铁条的产量不断的提高。但无奈,需求增加。特别是整个邯郸的建筑行业都在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卖掉自己的土地进入城市。他们需要居住,需要工作,房屋成为最大的需求。

    邯郸市市长也发现了这样一点,毕竟,他们也是商人,依靠议会。他们通过了土地出让金。政府掌控了大量的官府的资产。他们把官府之前占据的衙门都卖掉了。他们换来了超过三十万元的收入。这笔收入可以极大的缓解邯郸市政府的收入,他们可以修建南北,东西主干道。以及四条支路。这样的话,他们的发展速度就会变得更加的有利。

    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一些大城市的重要财政收入,他们不断的扩大城市的规模,通过提升土地的价值,来获取利益。这也算是政府的一种重要收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