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反派又美又强却不惨(8)(三合一大肥章...)-《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1/3)页

    比孙巍还要激动的,是成昌县的县令高济世,他也在现场。

    看到巨大的木轮在水力作用下转的飞快,高县令的心快起飞了。

    要是水转大纺车能得到推广,这就是他治下的政绩。到了考核的时候,一个甲等是跑不掉的。

    一想到这个,高济世做梦都能笑醒。

    孙家是成昌县最大的布庄,再加上孙巍和明庭的关系似乎不错。

    高县令想了想,将试点定在孙家,水转大纺车先在孙家投入使用。

    当然,作为水转大纺车的发明设计者,明庭的好处也是少不了。

    一旦实验通过,确定水转大纺车的确适合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使用,高县令就会上报朝廷,由朝廷来推广。

    到时候上而不管是物质赏赐,还是别的奖励,对明庭来说都是有大用处。

    高县令最后跟明庭确定水转大纺车的名字。

    明庭想了想,以母亲何姑的名字来给这架水转纺车命名。

    高济世知道明庭的身世,他作为孤儿被何姑收养过继,在有成就的时候能记得母亲的恩情,这份孝子心就叫人动容。

    高济世后来上报朝廷的时候,将这件事情也写了进去。

    使得何姑水转大纺车最后又被人称为“孝子纺车”。

    确定好大纺车在孙家试用后,孙巍送来了一万两银票给明庭。

    别小看在孙家定点试用的这三个月,这就足以帮孙家领先同行,成为行业标杆。

    哪怕日后大纺车会推广,可别人提到水转大纺车,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成昌县的孙家布庄。

    这就是一个活广告,金招牌。

    更何况明庭现在才11岁就有这样的成就,若是和他搞好关系,以后明庭有了新发明,难不成还会忘了孙家?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孙巍是死心塌地跟着明庭了。

    所以除了这一万两银票,他还给了明庭孙家布庄的干股。

    对孙巍物质上的回馈,明庭没有谦虚。

    他把干股分成了五份,分别给了何姑、蒋小娥、王治、大雅和小松,自己没留。

    “要不是姐姐不顾安危救了我的性命,我早就淹死在河里了!”

    “若没有娘收养我,又哪里会有我的今天!”

    “娘和姐姐是我的恩人,姐夫和孩子们是我的亲人。难道只许你们疼我,不许我孝敬娘报答姐姐,心疼外甥们么?”

    何姑一开始坚持不肯收,在听了明庭的这番话后,最终把股份收下。

    日后每年,她都能拿到布庄的分红,在家里躺着就有银子使了。

    “娘是个有福的,现在就开始享幺儿的福了!”

    何姑眼角红红的。

    她打算等明庭四月份的府试过了,就去小河村祭祖祭拜蒋秀才。

    原本何姑住在村里,不肯挪地儿。去年底明庭好说歹说,才劝他们搬到了镇上。

    明庭住老师家,没时间一直盯着蒋梅梅。

    他实在是不放心何姑和蒋小娥,怕家人被女主吸了运气,让原世界的悲剧再次重演。

    为了让何姑来镇上,明庭利用抄书、帮人算账、做一些小的设计,赚了一些钱。

    他假装不会管理钱财,大手大脚给家人买东西,还故意被骗了一次。

    何姑这才下定决心跟着儿子走。

    毕竟幺儿年纪小,不懂得照顾自己,还不知道人心险恶。她这个当娘的不照看点儿,怎么行呢!

    孙巍给的钱,明庭自己留了一百两,剩下的银票全都交给了何姑。

    第一次拿到这笔巨款,何姑的手都在抖。

    她活这么大把年纪,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票!

    何姑不过是乡野妇人,管管家里的小钱可以,这么多钱她拿着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最后,还是明庭的师母苏夫人给她出了主意。

    苏夫人说,明庭和王治既然考了科举,就会一路考下去。

    若是他们考上举人,迟早是会去京城,不如早点儿做打算。

    而且小松长大也是要科考的,如果能在京城有个宅院,他们有落脚的地方,生活和学习上都会方便很多。

    何姑不懂这些,但一想到是对孩子们好,决定听苏夫人的。

    只是京城物价高,房子贵,这个钱未必能买到好位置。

    只能先买个小的,或者先买偏一点的位置。

    苏衡中在京城有朋友,这事儿苏夫人主动揽身上了。

    等何姑走后,苏夫人就着手给京城的闺蜜写信,请人帮忙找一下房源。

    她这么热心帮忙,让苏衡中有些惊讶。

    “夫人,京城的房子贵,空出一套也会被马上抢走。我们久不在京城,恐怕帮不上太多。”

    “其实明庭和王治去赶考,可以借住在我们的宅子里,不需要这么麻烦。”

    见苏衡中这么迟钝,苏夫人忍不住横了他一眼。

    “老爷,我问你。明庭这孩子跟你在京城见过的那些官家子弟相比,如何?”

    苏衡中想了想,认为明庭要比他认识的年轻晚辈优秀太多。

    以明庭现在的水平,考秀才十拿九稳,就看考官喜好如何,能不能得个案首。

    甚至,苏衡中私底下认为,自己的这个学生,有状元之才。

    “我说的是他本人。”

    见苏衡中没明白自己的意思,苏夫人气得哼了一声。

    “这几个月明庭住家里,我仔细瞧了。”

    “他虽然出身一般,但模样好性情好,仪态大方,通体气度不比官家子弟差。换一身华服,说是贵族公子都没人会怀疑。”

    “更难得的是,明庭人品好,孝顺、知恩,又踏实肯干。哪怕跟着老爷下田考察,风餐露宿,他也没喊过苦。”

    “我是打心底喜欢这孩子……”

    苏夫人夸了明庭一堆。

    苏衡中边听边点头,还非常捧场地说“夫人看得准!夫人说得极是!明庭的确是个好孩子!”

    见苏衡中也十分喜欢明庭,苏夫人话音一转。

    “老爷,你觉得让令仪嫁给明庭,叫明庭当我们家女婿,如何?”

    “啥?!”

    苏衡中跳了起来。

    明明是在夸明庭,怎么就变成嫁女儿了?

    苏衡中完全没反应过来。

    “你能找到比他还好的人选?聪明有才华,长得好看,沉稳有主见,这样好的孩子,你能再找一个出来?”

    苏夫人摆出来明庭的优点,苏衡中没法反驳。

    的确,能把这么多优点集于一身,他只见过明庭。

    可能有人比明庭稳重,比他家世好,但绝对没有人能比他聪明,特别是他还长得很俊秀。

    都说女人是视觉动物,这一点绝对没错。

    光是看脸,苏衡中都不知道听到苏夫人夸过明庭多少次。

    “可是,咱们令仪不到12岁,还小……”

    苏衡中子嗣艰难,年过四十,膝下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苏令仪从小娇养着长大,苏衡中将她视为掌上明珠,一直当她是孩子,从没想过女儿会嫁出去。

    所以猛地听夫人说起女儿的婚事,苏衡中还真接受不了。

    他觉得明庭当学生很好,苏衡中以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

    可如果换一个身份,成为自己女婿,苏衡中就咋看他咋不顺眼了。

    “令仪和明庭年龄相当,这一点就很好。女儿家十二三岁开始相看人家,老爷只看到令仪小,你就没想想明庭?”

    “老爷不是总夸他有状元之才?”

    “是金子总会发光,等明庭磨砺出来,到惊艳众人的那一天,大家就都盯上他了!”

    苏夫人的意思是,遇到好苗子先下手为强,免得错过。

    “两个孩子都还小。再等等,再看看――”

    苏衡中没有立刻点头。

    老父亲还没做好准备呢!

    后来,苏衡中干脆假装没听见苏夫人的话,直接从脑子里把这事儿屏蔽掉。

    从他们夫妻谈话的第二天开始,明庭发现老师突然对自己严苛了很多。

    苏衡中不是让他默写背诵,放一沓书随时抽查,就是让他两天写五篇文章出来,还各种挑刺……

    明庭有些怀疑,是不是男人每个月几天的心情烦躁期到了,所以老师才变着法儿整他?

    作为学生,明庭非常懂事地买了蒲公英茶送给苏夫人,请师母转交给老师。

    蒲公英,清火败毒,苏衡中拿到就怒了。

    臭小子!

    苏衡中本来是想为难明庭,谁知道不管他出什么题,都难不住人。

    最后反倒是他自己憋了一肚子火气,口腔上火,嘴里焐了好几个泡,只能天天喝粥。

    真是气得想打人!

    “老师,您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明庭有些困惑。

    他只知道女子有更年期,难道男人也有?苏衡中突然变得阴晴不定,是到更年期了?

    “四月的府试,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苏衡中原本皮肤就不白,这么沉着脸,看着又黑了几分。

    “老夫可是跟人夸下海口,说你能拿下小三元。你要是考不好,别怪我把你赶出去,不认你这个学生!”

    “老师,您不是说不要过度追逐名利,只求无愧于心么――”

    明庭刚这么一说,见苏衡中脸黑得能滴墨,连忙笑着应下。

    “您放心,别说小三元,哪怕您要□□,要六元,学生都会努力!”

    少年朝气蓬勃的脸上,自信满满,看得苏衡中心里暗自满意,但表而还是一脸严肃。

    “好好念书,不要一时嘴快夸下海口,最后做不到,叫人笑话!”

    “是!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