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军工人也有难处(感谢‘奔跑de蜗牛o’200打赏)-《抗战:野兽们的荣耀》


    第(2/3)页

    那你让人家毕圣怎么看你?

    许朝阳不接话了,眼下说什么都显得多余,他冲着身后一伸手,喊了一句:“枪拿来。”

    杨静宇将营里仅剩的一把刘将军步枪和在战场上缴获的一把三八改拎了过来。

    许朝阳接过枪递给了毕圣,问了一句:“见过么?”

    “不就是鬼子用的……”他想说‘不过是鬼子用的步枪上面加了瞄具’,结果,将刘将军步枪拿在手里的时候,却对枪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刘将军步枪!”

    搞军工的,尤其是眼下这个时代搞军工的,就没有不知道刘将军的!

    谁不知道他倾家荡产搞出来的这把枪代表着民族气节?谁又不对这件事惋惜呢?

    可这把始终无法量产的枪,却没有流落到市面上,让很多军工人无法亲手体验一下老一辈的传奇。

    “枪,过重。”

    毕圣第一件事是用双手检测枪械重量,可屈勇满不在乎的说道:“这还叫重?老子能端着野鸡脖子打仗!”

    “那是你,不是所有人。”毕圣都不带和屈勇犟嘴的,而是直接拿数据说话:“如果我们假定一名战士在战壕内持枪射击的战斗力为一小时,那么枪械重量每重一分,他能保证枪械精准度的时间就会减少一分,体能可不光光是你有没有力气的事,若是没了力气,你回累的只想休息,连精确瞄准都做不到,再开枪,只会浪费子弹。”

    这是个行家,他不光懂枪、研究枪,还懂和枪相关的很多东西。    屈勇瞪着俩眼珠要反驳,可这一回,他再次没能张开嘴,因为人家说的他亲自体验过,去反驳自己体验过的事实,那就是愣犟。

    毕圣都不看他,望向了枪口说道:“枪口防污能力太差,如果使用这种枪械,必须注意枪口防污,这就会让部队增加本不必要存在的训练项目……”

    说着话,他给‘刘将军步枪’拆了!

    在化整为零的过程中补充道:“这把枪用了太多国外配件,包括弹簧,这些东西在国内都不好找,而且需要精细加工……我们厂虽说有这个加工能力,但是,却会增加制枪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说,生产一把刘将军步枪的时间下,我们已经生产出两把以上的辽13式或者仿三八大盖了。”

    “与此同时,以现在机械水平来说,过于精细的配件代表着需要更为精细的维护,否则,这把枪尽管看着先进,却到处都是缺点。”

    “精细维护代表着一不小心就会让这把枪进入‘短寿命’的怪圈,不好保养的枪口更是会让这把枪在战场上故障频繁,得心细打磨的配件十分耗费成熟工人的工时,既耽误其他武器的生产,又浪费机器生产武器的时间。”他是说不出‘产能’两个字的,但,每一句话代表着的都是这个内容。

    “东西是好东西,可我的建议是,先交给我们厂的老师傅进行研究,等解决了以上问题之后,根据情况商议是否进行量产。”

    屈勇听不懂了,再问:“都研究完了,解决了所有问题了,那还商量什么?”

    “我们厂从国内接受的资源是有限,前清时,是全国的资源都会被优先运往大沽,这才早就了大沽厂的辉煌;到了民国,遍地军阀让我就只能接受到华北的资源了,东北及察哈尔的资源都在供给奉天,中原资源都在供给巩县,南方资源在供给汉阳,如今,国府的资源又都在运往兵工署;如今我们能接收到的资源只有平津周遭的铜、铁,如果不是奉军占据了华北,让我们多了一些资源,大沽,很可能都要荒废了。”

    许朝阳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到了1935年大沽会被国府下令停工,不光是这地方在日军的威胁下进行生产军工太过危险的原因,也存在资源配给问题。

    “为什么还生产辽13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