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让许朝阳进来。” 许朝阳迈步进屋,正看见何应勤凝眉沉思的模样在看见自己后逐渐舒缓,光是这一个表情,就证明了他和殷如更之间的关系。 “何长官!” 许朝阳拔直了身体敬了个礼,何应勤坐在原位上没动,打趣了一句:“这不是我们的新郎官么?你不筹备婚事,跑我这儿来干什么?” 许朝阳这才赶紧一摸兜,说道:“何长官,请您给我当主婚人。” 何应勤看见喜帖那一刻,再次抬头看向了许朝阳,问了一句:“眼下,举国上下都骂我何应勤是出卖华北的汉奸,你不怕招惹上恶名啊?” 这句话太难回答了,你要说不怕,那就是承认了他何应勤是汉奸;你要说怕,就是虎逼。 “朝阳不懂时局、不明白政治,就知道何长官对朝阳有提携之恩!” 这一句马屁拍的,给何应勤脸上愣拍出了情感。 其实何应勤这个表情当时许朝阳并没有完全理解,可接下来的谈话,却让他彻底明白了一切。 “说吧,你小子找我什么事?”何应勤几乎用嫌弃的与其说出了这句话,像是许朝阳每次来找他必有所求,他已经不耐烦了,可这种话在许朝阳听起来,倒像是俩人关系拉近了许多。 可下一句话,偏偏等同于告诉了许朝阳,今日不管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何应勤都会答应:“刚才在旁边那个院,看见殷如更了么?” “打了个招呼,我不认识人家,不打招呼也不太好。” “嗯。”何应勤点了点头:“离他远点。” 这一秒,许朝阳脑子里关于殷如更的记忆全都炸开了,好像上辈子看过的人物资料都出现在了眼前,因为何应勤这话,分明是有所指! 殷如更,1904年自费留日; 1909年归国,随黄星参加辛亥革命; 1913年革命失败后,再次赴日,入早稻田大学主修政治,这在当时没什么,如今看来可是个很危险的科目; 1916年二度归国,任黎圆红复国会众议院秘书,后成为了驻日特派员; 1920年,勾结特务在阜宁设立新农垦殖公司。 这儿得暂停一下,光从这份履历上来看,他已经成汉奸了,更何况据说这个货还娶了一个鬼子娘们当媳妇。 1925年,任东北郭部外交处长,郭部溃败后,躲入新民鬼子使馆,由鬼子今井房太郎护送潜逃去了那个破岛,自此躲过了东北王报复般的屠戮; 到这儿,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来殷如更已经成为铁杆汉奸了。 可到了1928年,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驻日特派员,10月归国成为了淞沪政府秘书,12月任交通部航政部司长,后任陆海空军司令部参议,这坐火箭的攀升速度,恐怕是原单位的人还没认全就已经高升了,这要是没人操控,谁信?附加一句,当时陆海空司令部总参谋长,是何应勤。 1932年,参与《淞沪停战协议》签订。 今年,又被专门从淞沪调到了北平,参与《塘沽协定》签订。 好家伙,这还真是北平没人了,得专门从淞沪往过调人。 可这份履历偏偏就是如此奇怪,奇怪在哪?奇怪在所有人都好像瞎一样,明知道郭部溃败后,是由鬼子给他送到了日本,却依然在用他。 这也是许朝阳看历史的时候,最纳闷的地方。 蓝衣社都是吃干饭的?不知道他姓殷的底子潮? 问题是,何应勤在说出了‘离他远点’之后,生怕自己这个爱将听不懂,专门说了一句:“民国十五年,他曾经是司令部驻沪办事处的主任,还当过随从翻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