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越有越缺是个什么道理?-《抗战:野兽们的荣耀》


    第(2/3)页

    除此之外,北大终于传回了好消息,那就是被送过去的‘刘将军步枪’初步改进完成……不,不能说是改进,应该说是在刘将军步枪改进难度之下,他们直接抛弃了这把枪,研究出了一款全新的枪械,甚至原理都不同了。

    兵工厂没干成的事,让北大给干成了,不光干成了,许朝阳提供给北大的意见,及刘将军步枪的提醒和G98枪械当成研究模型,北大交出的作业属实是吓了许朝阳一跳。

    第一,许朝阳手里的G98相比98K过长,所以他提出的要求是,能不能给G98改短,最好是更适合于堑壕战;

    于是,北大以此为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将一把改短之后的G98拿了回来,此刻还没有命名,但许朝阳看到这把枪,率先想到的竟然是1935年才会面世的98K!

    第二,许朝阳将刘将军步枪交付后,希望北大能研究出一款‘皮实、耐用’的半自动步枪,也就是说,枪口不能开孔。

    许朝阳不知道北大的两个研究小组是不是有人员流动,可人家直接将‘刘将军步枪’的‘导气式’原理给抛弃了,采用的居然是‘管退式’原理!

    管退式!

    如今枪械中使用管退式原理的,应该是著名的1911;而更多出现在战场上的是管退式火炮。    当然,这只是许朝阳印象中最直观能想象出的答案,可北大的天才们在选择不采用‘集气式’原理,也就是说,于枪口不打孔的情况下、保证了‘皮实、耐用’前提之下,交出了‘管退式’半自动步枪的答卷,最关键的一点是,并非上膛装弹,而是采取弹匣式装弹。

    许朝阳不知道这么多专家研究出这种枪械需要在多少个夜晚熬掉多少头发,可他第一眼看到这把枪的时候,想到的并非是老美名噪二战的加兰德,反而是一种在他那个年代已经彻底被遗忘,只有资深军迷才会涉及的步枪,G41M。

    对,不是衍生出G43的G41W,更不是瓦尔特公司生产的,而是毛瑟公司在竞标中落败的G41M!

    这款枪械的研究是德意志在1939年开始的,当时的竞争公司有毛瑟、瓦尔特、莱茵金属和克里格霍夫,最终,只剩下了毛瑟与瓦尔特竞争,但毛瑟的G41(M)输给了瓦尔特的G41(W),随即也衍生出了G43。

    而北大送回来的两把枪中,半自动步枪的样式,自然源于G98的改良款,尽管内部构造选用了管退式侧面抛壳,下方采取弹匣式装弹,但在外观上,却和G98长得一模一样。

    不过与G43不同的是,这把枪最初的研究初衷并非是为了狙击,所以在提升了枪械连续性涉及的性能之后,在精准度上,做出了牺牲。

    许朝阳试过这把枪,这把枪并没有G98的稳定性,连续性射击时,后坐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会导致第一枪打出去之后,枪口以根本无法理解的角度进行偏移,也就是说,在连续性射击的情况下,下一枪指不定会打到哪,必须重新调整之后再进行瞄准。

    他还专门计算过调整时间,从时间上计算,一名并不熟悉的枪械的战士使用新枪时,二次瞄准速度居然比不上使用G98栓动步枪的老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