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种心情,当许朝阳看着整个大沽船厂各项产品纷纷出炉、整个实验室开始攻关‘装甲车、发报机’时的心情…… 无法想象! 而通县之战结束后的这半年,许朝阳再也没有操心过训练场的事,因为整个217团全变了! 他们变得沉默了,但是,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在完成训练,绝不偷懒; 他们变得又黑又壮了,训练场上再也看不到懒散的闲聊,全都端着枪冲到了最前方,进行部队进攻时的‘分散式突进’、‘间隔性进攻’演练。 人劝人是劝不住的,可事儿教人,一次就会! 通县外扔下的四五百尸体,告诉了整个217团,平时如果不好好训练,等上了战场,那结果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死! 那时217团的口头禅也变了,不再说‘我打小就不会撒谎’了,变成了‘再不好好训练,你他妈上了战场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许朝阳觉着,当时全国上下能把训练这么当回事的,只有他这一个团能办得到。 全团上下好像都憋了一股劲儿,憋了一股‘玩命训练,静待下一次战争’的劲儿。 此刻,我军也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许朝阳整个1936年于大沽船厂进行疯狂生产的时候,他们经历了大小战斗380余次、攻占700多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人(平均不到30岁)、翻越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草地、爬过雪山、途径两万五千里后,终于在陕北会师! 并,由王军长托人到大沽船厂传话后,许朝阳望着远处天空说出了那句连杨静宇都无法理解的话:“这回咱们真的有家了!” “朝阳,你怎么知道这次就不再走了?”当时在许朝阳的办公室,杨静宇就是这么问的。 这让许朝阳怎么回答?他能怎么回答?只能勉强说上一句:“你难道还希望他们再走么?”来用问题回答问题。 杨静宇摇了摇头。 “对了,我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 杨静宇自信的说道:“差不多了。”他解释道:“如今你这威望在平津如日中天,我借着你的名头和铁路局那帮人把关系混得嘎嘎的,人家都吐口儿了,说只要咱们大沽船厂用车皮,随时张嘴,任何时候都给咱调。” “38师呢?” 杨静宇往后一伸手,用大拇指向后一指:“38师在天津的副师长现在是咱铁哥们,两个参谋长都是咱酒局上的兄弟,就是这一年光吃饭喝酒的钱,可花了上千银元了,朝阳……” “这不是心疼钱的时候,而且,这关系必须得持续维持下去。” 杨静宇看着许朝阳满心期待的模样,说了一句:“朝阳,我怎么觉着你好像一门心思的在等着什么,你到底等什么呢?” 许朝阳此刻转回了身体,就在正午阳光照射在他身上,连身体周边都萦绕着光辉的那一瞬间说了一句:“未来!” 他说的未来,是两个月之后,小六子下野戒毒归来后,终于硬实了一回的‘西安事变’! 1936年,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