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期货探花郎-《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第(2/3)页
“张兄大才,久仰大名。走走走,小弟明月楼备酒,欢迎张兄的到来。”
一路上,张斯文已经把能说的事情说了个通透。
张之洞摆摆手,开门见山,“邵大人公务繁忙,酒宴就免了。邵大人跟舍弟是至交,咱们之间,不用太客气。张某颇有自信,应该是能入邵大人法眼的。”
人跟人比得死。乐森当初自荐找邵全忠求职,竭力表现,谦虚自抑,生怕给邵全忠留下不好的印象。
没办法,落第秀才没人权啊。
张之洞不用表现,院试第一、乡试第一,在贵州帮老爸理政,管理一府之地好几年,又是剿匪,又是施政牧民,文武双全。
要不是今年会试主考官是堂兄张之万,他必须回避,一路过关斩将直接就进士及第,入翰林院直入中枢了。
张瑛是殁于任上的,老来身体违和,干不了啥活。他在贵州响当当的政绩,凭之官至道台,实际上都是四儿子张之洞的功劳。
成名要趁早,张之洞年方二十四岁,凭着考试成绩和政绩,已经名满天下。这是真正的少年英才,完全不需要再替自己吹嘘。
张之洞又朝邵全忠一拱手,“舍弟多蒙邵大人照顾这么多年。不过咱们之间,情义是情义,公务是公务。耳听为虚,在下是不是供邵大人驱策,还要考察过淮军的实情方可。”
邵全忠连连点头,“那必须滴。斯文,你就负责陪张兄考察咱们淮军,淮军的地盘,哪儿都可以去,哪儿都可以看。”
这就不错了。刘备请诸葛亮要三顾茅庐,后世大名鼎鼎的张香帅自己送上门来,要来自己这个小庙打工,考察一下老板值不值得效忠是应有之理。
“邵大人放心,考察之后,即使在下不想在这干,张家也会在朝堂上支持淮军。还有,我跟邵大人先说好,我只能在这里干三年。三年后,我是一定要入春闱的。”
“应该应该,我怎么能耽误张兄的前程呢。”
这个年代,进士文凭是顶级人才的资格证,张之洞这种学养冠绝当代的人物,不顺手考个顶级证书会是一辈子的遗憾。
左宗棠因为“同进士”身份被人笑话一辈子,提起来就郁郁不乐,也不过是纠结中了进士后,殿试一甲、二甲、三甲的细微区别而已。
只要你肯来,现在我是啥条件都答应。
嘿嘿,三年。三年后太平天国都灭了,淮军肯定不是现在这个局面。到时候就算你中了探花,也未必舍得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