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启蒙夫子-《娇玉》


    第(3/3)页

    陈显越说头越低,恨不得皇上看不到他。但他又不得不把恩师交给他的信拿出来举过头顶。

    康熙知道陈显的老师,是个有学识的大儒,但为人有些古板。又时常得罪人,所以被熬拜撤了官职。

    这个人说起来还是他的启蒙夫子之一,姓沈,名昌,字时安。

    提到他,康熙想起当年自己最怕上他的课,每次问题回答不上来都会被罚,虽然打的不是他。

    康熙听了陈显的话沉默了,看来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贴身大太监从陈显手中接过信交到康熙手中,康熙打开看后知道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沈时安之所以要帮武召,是因为当年武召的父亲曾求过他的命。

    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正直刻板又嫉恶如仇的人,所以沈时安才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武召。

    看过信后,康熙也知道此事的严重性,便暂时将此事压后,等解决了河南的灾情再处置他们二人。

    可派谁去河南?这人选是个难题。灾情如此严重,但京城这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显然,有人在那设置了障碍。而且,此人极有权势。

    还有另一种可能。河南如此严重的灾情,不可能是一个人造成的,整个河南省的官员应该都参与其中。

    想到有这一种可能,康熙心中极为愤怒。不过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还是要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最终,康熙下旨任命沈时安为赈灾钱粮官,携带50万两白银前往河南赈灾。

    旨意下达时,引得朝中一片哗然。朝中官员大部分都在心中怀疑:河南什么时候有灾情了?

    消息又是怎么传进京城的?怎么之前没有一点消息?

      


    第(3/3)页